今天是: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市县典型)以示范创建为引领 推进防震减灾跨越发展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更加优美、舒适、和谐、安全的人居环境,紧紧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要求,积极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市,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格局,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1611月被省政府认定为全省防震减灾示范市。

  一、邛崃市基本情况

  邛崃属成都市下辖县级市,辖22个镇乡、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66万,幅员1377平方公里。邛崃市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脉两个地貌单元,境内主要有:邛崃—大邑—彭州断裂带,邻区有蒲江—新津—成都—德阳隐伏断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5级破坏性地震,在2008年和2013年分别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的波及,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我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二、邛崃市防震减灾的主要做法

  (一)以信息建设为先导,提升防震减灾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推动监测网格化狠抓“台网”建设,建成17个地震监测台站,涵盖前兆监测、烈度监测、测震监测、预警监测等四大类共28台套仪器,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1.0级。17个地震监测台站均设立了保护标志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其中川22井水温观测多次获得四川省监测质量评比第二、第三名。

  二是推进预测常态化。建立了预测意见登记管理制度、异常落实制度、震情跟踪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开展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和临时震情会商,及时分析我市及周边的震情形势。

  三是推进防震信息化。建成省级、成都市地震信息节点各1个,具备了5分钟给出地震三要素,1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的功能。建成地震应急专用技术平台、互联网即时通讯平台,实现了4网通,实现了我市指挥中心与省、成都市、24个镇乡4级实时图像传输,具备地震监测、烈度速报、灾情预评估、应急指挥、视频会商等功能。

  (二)以救援处置为核心,提升防震减灾综合应急能力。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市政府、各镇乡(街道)、成员单位、各学校、医院及大型商场均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为增强预案的操作性,编制了《邛崃市地震应急指挥手册》和《邛崃市防震减灾应急工作手册》。同时制定《邛崃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防震减灾类专项预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震减灾预案体系。

  二是加强救援队伍建设。依托邛崃市消防大队成立邛崃市综合应急救援队,各镇乡(街道)、村(社区)依托民兵队伍成立了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卫生、电力等单位成立了行业救援队伍,各救援队伍按救援职责和专业性质配备了应急救援车等专业救援设备和救生衣等通用救援工具。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市级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和地质灾害、交通运输、消防、防汛、水电气视讯等行业应急演练。

  三是保障应急物质储备。民政等部门同商场、运输公司等公司签订物资储备和设备调用协议,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库1个,储备了棉被、帐篷、衣服等种类齐全的救援物资,能及时调用抢险车辆、抢险机具等救援机具和大量的救援食品。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新(改)建道路1301公里,新建桥梁18座,增强应对地震灾害的区域综合运输和抢通保通能力。

  四是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邛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建成体育中心、西河河滨广场、北街小学、南街小学4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此外,应急、民政、国土、水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成综合应急、地灾、防汛等各类应急避难场所242处。

  (三)以基层基础为根本,构建防震减灾的坚实本底。

  一是切实完善基层防御体系。成都市防震减灾局会同我市开展了两次活断层探测工作,形成《成都市及邻区主要活断层分布图》。我市将抗震设防审核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强化抗震设防监管,按照国家设防标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物进行整治,全市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88处、整治病险水库13座,加固维修桥梁9座,新(改)建西部山区公路450公里。

  二是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在我市24个镇乡(街道办)共264个村(社区)配备地震安全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实现全覆盖,现有“三网”人员共792人。国土、水务、交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桥梁、堤防等容易因地震诱发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群防网络,形成了市、镇乡(街道)、村、监测点、专职监测员“五级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群测群防网络全方位全覆盖。

  三是大力提高农居抗震能力。利用全市建设工程并联审批系统,对工程抗震设防实行统一管理,并在24个镇乡设立了农居地震安全服务站,对农户修建房屋在选址、地基处理、基础设置、房屋结构和抗震措施、建筑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把抗震设防融入农居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市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4个(新建农村新型社区109个),“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完成40779户农房的新建和维修加固,灾区农房抗震设防比例由原来的45%提高到95%以上。

  三、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保障

  (一)加强防震减灾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25个市级部门和24个镇乡(街道)为成员单位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研究部署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相关部门和各镇乡(街办)均成立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防震减灾的工作局面。

  (二)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培训。

  设立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开设邛崃防震减灾政务微博,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防震减灾科普培训联动机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作用,进行广泛性宣传和针对性培训,实施“1341”标准化示范学校(社区)建设,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进镇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

  (三)强化防震减灾工作保障。

  编制了《邛崃市防震减灾专项规划(2008-2020)》,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了《邛崃市地震监测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邛崃市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防震减灾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市人大视察和市政协民主协商积极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邛崃.jpg


版权所有:365bet日博 蜀ICP备05030409号 | 技术支持:四川凯普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9号
邮件登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