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邮箱登录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石棉县地处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三大地震断裂带交汇部位,境内又有石棉断裂、公益海断裂等多条断裂带,周围有瀑布沟、龙头石、大岗山、仁中海、勒冶等5座大中型电站水库,库容量总计66.8亿立方米。地质构造复杂,1996年以来,石棉县一直被国家划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危险区。近年来,石棉县紧紧围绕“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社会参与、部门齐抓共管”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2016年,石棉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四川省防震减灾示范县”。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生命工程”,牢固树立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无防的思想,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备灾意识,围绕建机制、夯基础、强队伍、抓监测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举措,切实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石棉县防震减灾局多次被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和市防震减灾局评为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防震减灾和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全面统筹协调全县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每年调整完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二是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研究防震减灾工作,不定期召开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认真落实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对乡镇和成员单位实行全面考核。三是防震减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现已达到40万元,确保了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县防震减灾局、县应急办日常督查为基础,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和应急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责任、措施、制度、保障等全面落实到位。。

  二、以项目为载体,加快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

  (一)加快项目建设,实现了地震监测“数字化”。

  一是先后建成石棉县大岗山水库地震监测网、石棉断裂地下流体监测网、地磁、地倾斜、跨断层水准监测、高精度地温观测、AETA多分量监测等40个监测台点20种测项,所有监测台点都实行了“数字化”运作,为震情跟踪、会商和异常核实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完善三网三员群测群防体系,健全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害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实现全域全覆盖。制定了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村(社)宏观观测员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把群测群防列入各乡镇目标考核,确保了防震减灾工作信息以及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及时报送。三是县政府投入50万元,建成了集应急指挥和地震速报为一体的石棉县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

  (二)夯实震害防御,实现了抗震设防“标准化”。

  一是县防震减灾局列入县规划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从而实现“新建工程100%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住建部门为农居提供8度抗震设防要求的地方特色建设图纸,切实提高了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按8度设防9度措施进行设计和施工。二是加强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投入420万元完成了“石棉县城规划区活动断层探测与精定位”项目,为县城规划与建设避让断裂带提供科学依据。

  (三)完善应急预案,实现了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

  一是建立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多次修订完善《石棉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并将48个单位和16个乡镇、100个村(社)应急预案录入县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形成了完整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预案体系。二是组建了以公安干警、消防、卫生等为主的100人的兼职地震救援队,还组建了260人的志愿者队伍。全县16个乡镇以民兵应急分队为基础,各组建了2030人的业余救援队伍。卫生、交通、电力等重要部门和重点企业组建了专业救援队伍5150人。实施专业救援装备动态储备,对挖掘机、装载机、大型货运车辆进行登记造册、动态调配。目前,全县可应急调用机具38台,货运车辆330辆,吊车12辆,大型拖车2辆,客运车辆38辆。三是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为县乡村地震综合应急救援队购置应急指挥车、地震应急救援车、照明灯、破拆等专用设备,为地震现场工作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设备,为乡镇、村组应急救援队配置了一定的装备。四是在孟获城、石棉中学、向阳等地备选3个直升机停机坪。五是投入资金216万元,采用超短波和短波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部门、乡镇全覆盖的无线电应急通讯系统,每周定期检查设备通畅和值班值守情况。同时,购置了海事卫星电话13部,安装应急车辆短波通讯车载电台27套,确保应急状态下无盲区、无死角的通讯系统。六是每年要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生命线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2次以上。七是按照“避灾就近、平灾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县建有应急避难场所30个,其中城区14个、乡镇16个。共有标识标牌520个,其中应急避难场所标牌35个,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牌485个。

  (四)健全调运机制,实现了应急物资“常备化”。

  坚持专业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优化储备物资品种和布局,适度增加储备总量,完善物资储备、调拨和配送机制。一是建成了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的县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1个,建立乡镇应急物资储备点16个。二是常年储备救灾帐篷1500顶、棉被5700床、军大衣、棉衣裤等应急物资9000余套(件),与县百货公司、汇丰粮油公司、馨鑫超市等大型商贸企业协作,动态储备大米500吨、食用油15吨等动态储备应急生活品。

  (五)强化科普教育,实现了防震减灾宣传“多元化”。

  一是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把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素质提升行动,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七进活动,发放《家庭防震减灾知识》、《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资料,着力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利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立体式、全方位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三是投入126万元为全县各乡镇助理员和中小学校配备电脑、投影、电视、照相机等硬件设备,形成了有声有色的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四是突出示范引领,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村(社)农居安全创建,以点带面提升群众防震减灾意识。

  目前,全县共有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9所,其中:省级1所、市级6所、县级2所。农居地震安全村()1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7个。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狠抓监测预警。加强震情监视跟踪和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利用世行贷款资金3900万元,加快多灾害风险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联动能力。

  (二)狠抓防御基础。加快县内活断层探测,为城乡建设规划、重大工程选址等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三)狠抓应急准备。加强公安消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运机制,确保应救灾物资安全、有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预案的操作性和队伍实战能力。

  (四)狠抓宣传教育。建立防震减灾宣传长效机制和突发地震事件新闻应急宣传机制,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相关培训课程,推进科普教育网络化、信息化、阵地化。



版权所有:365bet日博 蜀ICP备05030409号 | 技术支持:四川凯普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9号
邮件登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